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何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在可持续发展系统内,人类健康状况是判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保护对于人体健康、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明确了其重要战略地位。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产业作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将催生出许多行业的新业态,其中林业新业态之一便是森林康养。
1森林康养的概念
森林(forest)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既体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同时也蕴含了文化和政治维度。Forest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语“foris”,即“theareathatliesoutsidethenormallaws”。在过去它通常指还没被围起来的一片开放的陆地。作为避难所和食物来源,森林在人类祖先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森林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森林”的定义变得越来越具体,郁闭度、最小面积和树木最低高度等具体量化指标均出现在各国的森林定义中。森林定义的演变从本质上而言是人类对大自然、对森林认知的转变。人类对森林的认知由起初的“神秘未知、神圣敬畏”逐步变化为“探索开垦、开发利用”,最后达成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共识。
森林不仅具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滞尘等良好的生态功能,还因为富氧的环境、洁净的空气、较高的负离子含量、舒适的森林小气候、益身的植物精气等丰富的保健效益因子而对人体具有调养、减压等康体健身作用,是人们游憩、休闲、保健、疗养的优良场所。
基于对森林的以上认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意识到引导人们“回归自然、走进森林”将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森林浴、森林疗法和森林医学等概念。森林浴是指人们通过感官享受森林的清香、植物的色彩和鸟类的鸣唱等,类似天然芳香疗法,旨在通过呼吸森林中的挥发性芳香类物质达到镇静安神和舒缓压力的效果。森林疗法是日本在推广森林浴过程中创建的术语,是一种依托于森林浴,在医师指导下开展的医学疗法。森林医学是2007年日本森林医学研究会成立时首次使用的术语,是研究森林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学。目前,我国将利用森林环境使人的身心得到康复、人的情操得到培养等一系列促进公众健康的休闲活动统称为森林疗养,主要有林间散步、野营、冥想和瑜伽等活动形式。
国内外研究者对“森林浴”“森林疗养”“森林休养”“森林医学”等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思考并结合森林康养实践将森林康养定义为: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康复、疗养、养生、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从定义可知,森林康养包涵森林浴、森林疗(休)养等概念,并突出了“康”。“康”可理解为康复、促进和维护健康等。“森林康养”这一术语能够更好地突显森林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使林业发展更加契合“健康中国”这一国家战略,融合了健康产业与林业产业。
2森林康养的科学内涵
森林康养与森林疗养之间的科学内涵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一定差异。森林疗养以森林医疗为主,主要针对疾病的预防、压力的缓解和病体的康复,适合亚健康人、老年人和病体康复群体;森林康养是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养为要、以康为宿,目的是预防养生、休闲娱乐、保健康体。森林康养延伸和拓宽了森林疗养的内涵,它不仅涵盖了森林疗养的内涵,而且覆盖了旅游、休闲、养生、健身等,其受众更广,适合所有的群体。
2.1森林康养以人为本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经医院诊断患各种疾病的占2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5%,符合真正健康标准的人仅占5%[9]。森林康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健康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养活动。
2.2森林康养以林为基
森林康养的基础在于优质的森林资源。笔者认为,优质的森林资源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连片森林。第二,景观优美。森林风景质量等级应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质量等级评定》二级以上,附近没有工业、矿山等污染源。第三,充足的两气一离子,即氧气、植物精气和空气负离子。
2.3森林康养以养为要
森林康养的要点在于“养”。实现这个“养”,不仅需要一片优质的森林资源,还需要融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森林康养区别于大众化森林旅游和低端化森林观光之处即在于此。它是以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为手段,检测人们在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前后的身体状况,以寻求一种人在森林中进行活动后健康得到恢复和促进的科学行为。森林康养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提倡以回归自然的方式进行养生,即养身、养眼、养心、养颜、养病。
2.4森林康养以康为宿
森林康养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实现人类的健康长寿。“康”是森林康养的目标所在,是森林康养的归宿。“康”的保障在于优质森林资源的“优”要有数据,准确健康体检的“准”要有保障,技术精良的康养从业人员的“精”要有国家职业资格认定。
3森林康养研究与实践
3.1森林康养科学研究
3.1.1国外森林康养科学研究
国外有关森林康养的科学研究主要是针对森林环境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反应、人体免疫功能、人体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森林康养范畴中的森林浴、森林休闲等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如可降低皮质醇浓度以及心跳速率和血压、提高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唾液中皮质醇的水平,从而产生放松效果、增加人体NK细胞活性和NK细胞数量、改善睡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血液脂联素及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血液中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心血管和代谢指标等[7,10-14]。
3.1.2国内森林康养科学研究
国内有关森林康养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森林环境对森林疗养效果的影响,如光照、温度、相对湿度、辐射热、风速、声压、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对森林康养功效的影响。国内关于医学实证研究的报道较少,主要是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开展的一系列关于森林浴的人体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森林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高血压症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有良好促进作用。王茜等结合竹林中的挥发物进行了动物测试试验,研究表明,毛竹林森林浴能使小白鼠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体质量、探索、记忆以及认知能力均有所提高。此外,李博和聂欣进行了疗养期间森林浴对飞行员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浴对飞行员睡眠质量提高效果确切,优于常规疗养。上述实证研究为森林康养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更深入的医学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3.2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认证
3.2.1国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认证自19世纪40年代德国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世界上第1个森林浴基地以来,优良的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荷兰每公顷森林年接待康养者达千余人,有近1/5的人口参与森林康养活动。1982年日本林野厅首次提出将森林浴纳入健康的生活方式;2004年成立森林养生学会,开始森林环境与人类健康相关性研究工作;2007年成立日本森林医学研究会,建立了世界首个森林养生基地认证体系。截至2013年,日本共认证了3种类型的57处森林疗养基地,每年近8亿人次到基地进行森林浴。韩国在1982年开始提出建设自然疗养林,1995年启动森林利用与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迄今为止,韩国共营建了近400处自然休养林、森林浴场和森林疗养基地,制定了完善的森林疗养基地标准,建立了森林疗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和培训体系。自2011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汇集以林业为主的8家机构实施的大户外战略成为提振美国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重
要举措。目前,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由此可见,利用森林环境开展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人类健康的新潮流和新趋势。
3.2.2国内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认证
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北京、湖南、四川、浙江等省份率先开展了森林疗法的实践探索。北京市组织翻译出版了专著《森林医学》,开展了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并多次组织森林体验活动。广东省于2011年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立了森林浴场。四川省启动了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并于2015年召开了“中国(四川)首届森林康养年会”。黑龙江省伊春市正在规划发展森林避暑康养度假基地。2016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率先开展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的单位名单,共18个基地,覆盖13个省(区、市)。这表明利用优质森林促进人体健康的观点得到了全国的认同,各地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情积极参与实践应用。
4湖南省森林康养探索与实践
湖南省森林康养探索工作与实践活动开展较早。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森林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精气的研究。吴楚材等对桃源洞森林公园和马尾松纯林进行了空气负离子测定与评价;还通过对156种植物进行分析测定检测出442种植物精气化学成分,并对主要化学成分的保健功能进行了认定和评价。湖南省从2009年起即选择适合发展森林康养的国有林场,以每年2万hm2的速度进行优树更替,现已形成10万hm2“康养林”;与此同时,对具有康养价值的优质森林进行抚育、经营,现已形成近13.3万hm2国家战略“储备林”。2010年在湖南省林科院实验林场建成了全国首个由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合作的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2016年湖南杜家冲森林体验基地和湖南青羊湖森林养生基地分别入选了第1批全国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同年由湖南省林业厅牵头,已着手起草全国第1个森林康养发展规划—《湖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初稿已完成。
森林康养并不是简单地在森林中食宿与运动,而是以健康促进为目标,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的有益人体身心健康活动的总称。湖南林业主管部门基于以上认知,通过5种途径开展了具体的实践行动。
4.1通过精准的健康检测开展健康管理
“医者百端,识病为先。”康养的前提是识病。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秉承现代化的健康管理理念,引进国际先进的体检技术,配备室内高端体检设备和室外流动体检车,成立了“体检与健康管理中心”。依托该中心,推动体检从常规检查向基因检测、检测疾病向检测健康、检测当前向预知未来迈进。人们进入康养基地后,通过精准的健康检测能精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建立起个人健康管理档案,为实施精准康养和终生健康管理奠定基础。
4.2通过绿色的疾病预防途径开展森林养生
森林康养基地以“治未病”为宗旨,树立“疾病预防前移”的养生理念。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森林康养活动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免疫力。免疫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人体内的自然杀伤免疫细胞(NK细胞)活性增强,二是人体内抗癌蛋白的数量有所增多。但这种改善效果会随着人们离开森林环境而减弱。
4.3通过天然的疾病康复途径开展森林康复
森林康养不与医院治病救人业务重复,主要定位于对治疗后的病人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康复。根据这一定位,湖南省重点建设了“森林运动与康复中心”。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对3类人群的康复作用较为明显:一是呼吸道疾病人群。森林的空气含尘量和细菌浓度比市区低得多,有利于这类人群的康复。二是心血管疾病人群。森林环境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降低血压及脉搏率,减轻心血管负担。三是抑郁症疾病人群。森林活动能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缓解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4.4通过生态的疾病治疗途径开展森林疗养
森林康养虽不直接针对疾病治疗,但对一些慢性病、心理性和神经性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对高血压、气喘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慢性病有较好的疗效。
4.5通过科学的动静结合途径开展森林休闲
针对年轻群体,开展以“动”为特色的森林探险和森林娱乐等森林动态休闲活动,从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提高人体体质和机能;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以“静”为特色的森林瑜珈、森林冥想、森林太极、森林阅读等森林静态休闲活动,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和延缓衰老等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5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展望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涉及林业、工商、国土、交通、税收、卫计、旅游、体育和民政等多个部门职能。但目前国家层面缺乏整体规划,政策不协调,很多法律法规仍是空白;森林康养基地基础建设薄弱,设施缺乏,森林康养效果难以感知;森林康养适宜人群以及森林康养安全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等基础研究极其缺乏;森林康养标准体系亟待建立;人才匮乏;服务形式单一;优质的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健康服务产品;生态服务价值未充分显化和量化。虽然森林康养产业集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等作用于一体,但在面临着良好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挑战。
如何让森林康养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一种业态,从而造福更多人群,笔者认为森林康养产业还需全社会从8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有现代化的健康管理理念。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健康进行长期的综合管理将替代目前“生病才去医院”的健康观。发展森林康养就是要通过向人们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保姆式的健康管理去赢得市场、引领潮流。
二要有系统化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将森林康养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财政保障、科技支撑、政策咨询、贷款融资、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应主要由企业来投资,由市场来买单。要乘社会资本转型发展绿色产业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公私合作模式(PPP)、特许权投融资模式(BOT)等多种模式,通过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途径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森林康养产业。
三要有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整合资源建立森林康养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国内外知名医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森林康养养生、保健和康复有效性、持续性和安全性评价科学研究,包括森林康养适宜环境、适宜人群、适宜康养技术和功能产品的动物实验和人群实验研究,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优质产品。
四要有优质化的森林康养环境。以现代科学研究为依据,选择适合森林康养的优良树种,着力培育出景观优美、林相优化、生态优良、具有森林康养特殊功效的森林康养林。加强森林生态环境因子监测,在主要森林健身休闲场所设立温度、湿度、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精气等因子监测点,提升森林康养环境水平和质量。
五要有特色化的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康养品牌。以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为主体,建设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化森林康养基地,包括森林康养人家、森林康养运动场、森林浴场、森林康养文化创作基地、森林康养药食材基地、森林康养医院等。目前,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或森林旅游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森林浴、森林疗养、森林康复等为主打品牌的经营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森林康养是生态旅游和森林旅游的升华与创新。为此,应充分挖掘和融合森林食疗、药疗、水疗、芳香疗法等各类养生手段,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食疗、森林茶疗、森林水疗等特色品牌,使森林康养的主打品牌注入健康元素,融合养生理念,附加长寿价值。
六要有精细化的建设标准。根据森林资源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取向,合理布局不同业主、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康养场所,形成多
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格局。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严格制订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认证标准,逐步构建森林康养标准化体系,促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发展。
七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促进技能培训机构将森林康养纳入培训课程,依托市场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踊跃投入森林康养产业。
八要有多样化的森林康养文化建设与传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森林康养科普教育活动,出版森林康养科普知识宣传册、读本等出版物,制作森林康养网站,大力推进森林康养知识传播,使森林康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